别忘了游戏的编剧不是什么文学大家,即使是有情节的游戏也往往流于俗套,玩家在别人设定的剧情中难免产生遗憾。如何补完?自己重新编织新的剧情,用文字来演绎在游戏中没有实现的“零件”,就成了同人小说、游戏文学
文/张书乐
刊载于11月28日《人民邮电报》应用版乐游记专栏
在电影院花两个半小时看一部电影值不值得?对于《星际穿越》来说,这是个伪命题。从这部备受期待的电影中,我看出了向库布里克的《太空漫游2001》致敬的诸多内容,还有对我们儿时的科学幻想进行视觉演绎的“圆梦之旅”,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!
或许缺少的是厚重感。在众多吐槽中,观众对于导演诺兰在影片叙述中的许多情节交代不清多有诟病,片中的硬伤也很多,且不说人在黑洞中是否会成为“面条”、从未露面的未来人是什么等,就是一个粮食危机中喝啤酒的镜头,就足以让人“神经错乱”。
此前,《指环王》、《哈利波特》、《饥饿游戏》乃至刚下线的《移动迷宫》,均先有同名书籍,有庞大的背景叙事作为积淀。冗长的《星际穿越》缺少的恰恰是一个让人提前了解故事脉络的铺垫。至少,应该给读者一个交代,得有个官方说明书。好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,这样的交代变得极其容易。因为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叙事的内容,但玩家们的感觉同样浅薄,尤其是在国内。这在过去单机游戏时代并不明显,对于诸如《仙剑奇侠传》、《剑侠情缘》之类的游戏而言,游戏中的战斗只是一个娱乐环节,而玩家更为津津乐道的则是其中的剧情。如《仙剑奇侠传》中李逍遥与赵灵儿、林月如、阿奴之间的爱情。那个时代的MMORGP(角色扮演类游戏)大多走着相同的路数,国仇家恨、儿女英雄、剑侠修仙,这些基本上都能在金庸、古龙的小说中找到影子。也由此,当《仙剑奇侠传》改编成电视剧时,无数仙剑迷会猛追不舍。
这还远远不够。虚拟的游戏世界是一个圆梦的地方,可以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,但别忘了游戏的编剧不是什么文学大家,即使是有情节的游戏也往往流于俗套,玩家在别人设定的剧情中难免产生遗憾。如何补完?自己重新编织新的剧情,用文字来演绎在游戏中没有实现的“零件”,就成了同人小说、游戏文学。
就以《仙剑奇侠传》来说,其同人小说不可谓不多,管平潮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位作家,他貌似有不少身份,作协会员、知名网络作家等等,但对于游戏迷来说,他其实就一个身份很重要——《仙剑奇侠传》官方小说的作者。他的处女作《仙剑问情》(网络原名《仙路烟尘》)。在起点中文网一经连载便受千万粉丝追捧,被奉为中国仙侠小说开山之作之一。但这并不算什么,更“奇葩”的是《仙剑奇侠传》原主策划王世颖,她在架构了多部仙剑系列游戏后,依然意犹未尽,在2013年开始写仙剑同人小说,据说出版实体书后,销量还不错。
有个做游戏策划的朋友告诉我,许多游戏人都在写自己创作游戏的同人小说,因为在游戏制作过程中,他们有太多自己的想法、剧情想要放到游戏中,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,积累的“干货”多了,写同人小说的感觉也就有了,至少比起做游戏,一个人就能完成,不用协同,更不用看人眼色。这样做,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,顺便让“粉丝”们更完整地理解游戏。